查看原文
其他

【周精选】重量级干货:不可不知的旅游小城镇评定标准

2015-07-05 绿维文旅

旅游小城镇,是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也是小城镇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之一,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下的中国旅游小城镇建设,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小镇建设参差不齐,小镇运营服务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


2014年,绿维创景受北京市旅游管理委员会委托,编制了《北京市旅游小镇评定标准》,在本文中,我院将就此项目过程中的研究心得提炼概况,以期为后续旅游小城镇的创建和管理提供借鉴。



界定旅游小城镇关键因素




1旅游小城镇必备条件


(1)至少具备一个AAA级以上旅游区的资源当量和市场接待规模;

(2)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总量比重达到5%以上;

(3)旅游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8%以上。



2界定旅游小城镇三大视角

1旅游开发视角:


旅游小城镇在开发时应立足市场需求,从旅游舒适化、人性化、休闲化角度,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接待设施、旅游市场运营等提出一定要求。


2城镇化体系构建视角:


旅游小城镇开发和评价应充分考虑和结合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着眼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助推产业延伸整合、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升、环境保护等。


3产业发展视角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小城镇开发与评价应从“产业发展”角度对其提出一定要求,主要从旅游产业占GDP比重、旅游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旅游产业对社区就业的带动性、旅游产业对社区居民增收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价。


3界定旅游小城镇八大重点



1以休闲产业的聚集为基础


旅游小城镇的产业架构体系中,应以休闲产业为主导,通过多样化开发,形成产业关联式发展结构,进而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区域发展需求,兼顾发展农业、教育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他产业,形成集多产业为一体的复合型城镇经济。


2具备休闲吸引核


特色旅游吸引力是旅游小城镇形成的核心基础,由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的核心旅游资源实体、旅游活动、休闲业态、特色生活方式等共同构成。


3旅居一体化的基础设施


在构建旅游小城镇时应充分考虑居民及游客的需求,构建生活化的服务系统。服务系统里面不仅要包括一般的城镇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工程设施,还要考虑到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以及各项旅游服务设施等,旅游服务设施在综合配套服务里的比重高于一般城镇。


4社区参与与居民收益的最大化


提升产业、扶贫扶农、促进效益是建设旅游小城镇的重要目的之一。旅游小城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应在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社区参与、带动就业、促进居民增收等方面有较强的作用。


5优质的人居环境


旅游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应具备低碳环保、设施齐全、秩序井然、文化娱乐氛围浓郁、精神文明生活健康丰富等特点。


6高效的管理系统


建立独立的专项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综合管理,要明确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管者,实现三权分离、有效制衡,提升管理效率。

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等。

积极引进先进管理人才及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加强培训,定期督查,保证管理制度有效实施。

配合打造专项运营平台,积极推动小镇市场运营。


7完善的保障体系


依托旅游小城镇的多样性功能,设置旅游小城镇保障体系,包括城镇发展保障体系和旅游专项保障系统。


8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旅游小城镇应形成特色主题性,具备较强的旅游市场辐射力,休闲业态经营状态良好,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较高。同时,海内外游客接待量达到一定规模。


4七大路径优化旅游小城镇发展



目前,我国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还不成熟,还有很大提升和优化空间。因此,标准制定应从优化和提升路径中提取一些关键因素,引领旅游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



1一体化发展


旅游小城镇应立足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利用“以休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构建的基础,推进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人口聚集,配套发展公共服务,结合发展商业化服务,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持续激发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活力。


2主题化开发


突出旅游小城镇的特色,需要主题化打造手法。用一个核心主题,体现整个小镇的文化灵魂的主题特点,这是常规的手法。若主题文化非单一主题,可以通过梳理文化,以打造主题文化为重点,通过多元文化整合,延伸形成旅游小城镇,使多元文化景观化、建筑化、娱乐化。




3休闲化业态


休闲业态聚集带动小镇的人气与商气。目前来看,各种商业业态逐渐从传统趋向休闲,从休闲餐厅到主题酒吧,从SPA美容到健身俱乐部……休闲已不再只是消费行为的点缀,而是成为商业业态发展的大势所趋。


4景区化设计


旅游小城镇作为一个景区,有若干景点,如入口景观、公园景观、节点广场等,这些景点相互关系,相互补充,构成整个小镇作为一个景区的概念。




5特色化生活


旅游小城镇与景区的一大区别是,小镇作为一个在城镇化体系中的区划单位,其休闲集聚结构延伸出多维的居住结构(服务人群居住、度假居住等),特色化的生活方式是对多维居住结构受众的最大吸引力。可以通过对文化主题在小镇衣、食、住、行、休息娱乐、待人接物等物质、精神生活各个角度的延伸,营造和展示不同的生活模式,吸引游客。




6合理化布局


功能是小镇用地布局以及旅游产品设计的依据,旅游小城镇具备观光、休闲、住宿、商业、娱乐、生活六大主体功能,其功能分区、用地布局要围绕着休闲活动及休闲游线展开。


7人性化管理


通过增加人性化的管理举措(如设置爱心通道、自行车租用、医疗服务信息一点通等),有利于避免高科技发展或僵硬制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提升旅游小城镇的“人情味”,优化居民及游客的居住和旅游感受。


旅游小城镇相关评定指标



根据以上的界定因素和发展路径,我们从城镇发展基础、旅游产业基础、旅游资源基础、休闲项目、旅游要素与配套、管理与保障、旅游安全与卫生、环境与保护、创新技术运用、社区参与程度与社区带动效应十个方面,给出了旅游小城镇的相关评定指标:




(以上内容知识产权属于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其他平台发布请注明来源“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侵权必究!)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小城镇相关研发与案例



微信回复“公司名+职务+姓名+手机号+邮寄地址+email”,将有机会获赠这本《旅游小城镇专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